建校初期的艰苦创业

                                        徐慕春
                          艰苦创建南京财贸学院的岁月,令人难忘,让人怀念。
                                     革命老人的办学情怀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党中央“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指引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一个新时期。当时南京分管财贸工作的市委副书记刘峰同志已预见到一个崭新的经济建设高潮即将到来,而当时市财贸系统干部职工队伍素质特别是专业知识和科学文化素质较低,在47000多财贸干部职工中,中专以上的仅占3%,而大专以上的只占1.3%,他深感这样的队伍素质是难以适应经济发展要求。在刘峰同志努力下,1981年把南京第30中学改为职业学校,与南京市第一商业局挂钩,专业教学计划、教材、师资由一商局负责。并要求南京市供销社、粮食局各选择一个中学办职业班,专门为商业部门培养营业员等初级人材。他又考虑办一所财贸院校培养大专层次的财贸干部。当时刘峰同志工作很忙,且年近七旬,身体又不好,有些同志认为办学是教育部门的事,劝刘老不要再在这方面操心,可刘老认为教育部门对办财贸院校无暇顾及,也无我们老财贸工作者对需要现代化的财贸干部有亲身感受,时不我待,必须抓紧建校。办好一所大专院校,确实难度很大,特别是建校资金,办学经费难以解决。但刘老干工作有个很大特点,他看准的重要事情,再难也要想办法办起来。为此,刘老取得市领导同意后又专门去拜访了他的老战友,当时江苏省分管财贸的副省长金逊同志。向他说明办财贸大专院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仅南京需要,而且全省没有一所财贸大专院校,省里也需要。金老表示赞成支持。他们一致认为这是我们老财贸工作者应负的一项重大责任,趁在位时一定要把这项任务完成,以迎接经济建设新高潮的到来。刘老的倡议、金老的赞成,充分说明老一辈财贸工作者对财贸队伍建设的关心,同时也说明他们的远见卓识,已预见到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建设要依靠高素质(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干部职工队伍。
                                       创造条件上
      当时无钱、无地、无房、无教师,要办财贸学院,确实很难。但是有省市分管财贸领导重视并亲自参与,还有有关部门的支持。应该抓住机遇,不畏困难,艰苦奋斗,创造条件上,就能把财贸学院办成。参加创建的同志就是抱着这种精神,投入创建学院的战斗。
      在金老、刘老积极筹划下,省政府于1983年8月17日正式批复南京市人民政府同意筹办南京财贸学院,由南京市和省财贸部门联合办学。批文下来后,为抓紧培养人材,刘老决定委托金陵职大代招165名新生,借南京市财贸干校校舍上课,同时抓紧筹建。筹建第一件事是筹钱,有钱才能征地、盖房,聘请教师职工。金老、刘老商量,学院是为省市财贸系统培养人材,应发动省市财贸系统的厅、局、行(银行)、社(供销社)出资建校。为此1984年成立了校务委员会,由省市有关领导、出资单位负责人和相关单位(人事局、物资局)负责人组成,刘峰同志任校务委员会主任、省财办副主任吉琳同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房震同志(原分管财贸的副市长),常务副市长李英俊同志为副主任,校务委员会中还有省政府分管财贸的副秘书长史汉民同志,市委财贸部部长陈崇明同志。校务委员会成立后,相继开会研究了办学指导思想、资金筹集、发展规模、基建工程、师资建设等建院的重大问题。校务委员会是学院的领导机构,这在当时大专院校是个新事物,它汇集有关单位来共同办学,在创建期间发挥了重大作用,回想起来很像现在一些学校的校董会,可是我们却先走了一步,可以说是个创新。1983至1984年在省市财贸口厅、局、行、社的支持下,筹集到450万元,开始征地。当时选择的校址就是现在的莫愁校区。这里原是未开发的芦苇滩,菜地,河沟,粪坑,海拔标高只有4米左右,比现在要低3—4米,雨后积水高达一米。就是这样一片荒滩地,因市规划局尚未对这片河西土地进行总体规划,故征地发生了困难。刘老知道后,邀了市规划局长亲临现场实地考察,穿行在泥泞狭窄的田埂上、沟塘粪坑边,划定了104亩土地,规划局划红线后,办征地手续需要基建总图设计,而总图设计我们才着手进行。经办的同志多次到有关部门申请,在金老、刘老关心下,终于一 一过关。当时办征地手续一般要两年左右时间,我们只用了10个月,为建校赢得了时间。
      省政府于1984年6月25日批复南京市人民政府,同意创办职业大学性质的南京财贸学院,学生规模暂定1500人,设企业管理、财务会计、计划统计、财政、金融、工商行政管理六个专业。学校由省市双重领导,以市为主。在筹建期间,刘老就考虑办好学院一定要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并亲自物色人选。省政府批文下达后,在刘老建议下南京市委于1984年8月下文,正式任命当时的常务副市长李英俊同志兼任院长,并调市一商局局长徐慕春同志任副院长、院党委书记,赵钧炤同志为副院长,王继华同志为副书记。院领导班子建立后奋力投入艰难繁重的建校工作。按照校务委员会的决定,次年即1985年要在新征一片菜地荒滩上建起校舍,秋季招收新生。并确定第一期工程是教学大楼、教工住宅、学生宿舍、食堂、图书馆、变电所、浴室等共三万多平米。其中最重要的是5400平米的教学楼,一定要在9月前交付使用,工期仅有9个月。而且是在一片低洼的菜地荒滩上,难度实在很大。基建处的负责同志找了五个建设单位都因工期太短而遭拒绝,最后省建公司愿意承担,但提出要抢工费50万元,这在当时可算是天文数字,学院无法承受。后来还是刘老和房震同志商量,要市房产局指派其下属住宅建设公司承包。几经谈判,住宅建设公司确保教学楼于8月底交付,抢工费为18万元,这样的建设工期和抢工费在当时也够得上是深圳水平了。当时征的地属暂不开发地区,水、电、路不通,也无开发增容计划。基建处同志为在这种大环境下实现三通一平,使出了浑身的解数,跑断腿,磨破嘴,更重要的是在刘老等领导的协调下,终算逐步得到解决,使施工能比较顺利地进行。为了教学楼能按期交付使用,保证85年扩招新生能如期开学,基建处的同志与施工单位日夜加班。85年的除夕夜,市房产局和学院领导、基建处同志与施工单位一起在工地吃年夜饭,激发了施工单位的工作热情,他们做到在春节期间坚守岗位日夜施工。新的教学大楼如期在昔日的荒滩上矗立起来,昔日借财贸干校教室上课的83、84届学生和85届的新生终于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了。
      建设教师队伍是学院在筹建时就被提上党委议事日程的重要任务。1983年筹建学院时就登省报招聘教师,后又在光明日报登报面向全国招聘教师。在选拔过程中,学院严把质量关,当时要求引进的教师学历要在本科以上,有教学经验,最好是较有知名度的教师。同时为保证能引进好教师,学院确定在物质待遇上教师优先的原则,如新盖的第一幢教工住宅楼36套有35套分给了教师、煤气包也优先、(当时煤气包是计划分配,非常紧张)安排教师家属的工作和子女上小学等,总之事事把教师放在前面。同时,学院领导和人事处的同志还有目的地赴北京、吉林、辽宁、陕西、武汉、安徽、上海、厦门等地上门求贤,陆续从全国12所高校引进了一批教师。在引进教师中,首先碰到的难题是我们学院名不经传,系刚创办的新校,连校舍还没有,毫无吸引力,这就靠学院负责招聘的院领导和人事处同志反复讲学院发展远景,南京地区优势,学院对待引进教师的优惠政策。对有些教学经验较丰富的教师还多次上门聘请,靠我们的诚意和热情感动他们。引进教师第二个难题是从外地调进干部,南京人事部门控制很紧,把关很严,连家属一起调更是难。但因当时的人事局长是我们的校务委员,刘老又要求他们大力支持,因此人事局对我们的教师引进工作一直是开绿灯。人事局审批调进南京的干部一般是一个月或一个季度研究一次,而对我院上报的商调教师人事局是打破惯例办理,引进来的教师对办事效率这样高,也深有感触。学院领导经常上门拜访被引进的教师,问长问短,谈论学院发展前景,帮助解决具体困难。尽管当时学校的物质条件较差,但他们为院领导和同志们尊重教师的举动而感动,有些老师说:尽管现在学院条件差,但领导和同志们的关心、照顾、使我们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再困难,再艰苦,我们一定同心协力办好学院。这说明事业留人、感情留人才是从根本上留住人,也是最好的留人。我们虽引进了一批教师,但专业教师仍很缺乏,同时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目的出发考虑,我们从财税、金融等业务部门聘请了一批有一定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同志来院担任教师,这批教师对上好专业课起了很好的作用。我们每年还挑选了一些知名高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任助教,还选送其中一些同志到厦门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高校去深造。当时学院的教师来源主要由以上三方面人员组成,较好地承担起学院的教学任务。自1983年下半年到1987年上半年,学院共投入基本建设资金1143万元(其中从省市财贸部门集资563万元,省市财政拨款580万元),建起教学楼、图书馆、学生宿舍、教工宿舍、食堂、浴室等校舍共30300多平米,先后征地154亩,建起108人的教师队伍,其中正教授1人、副教授20人,到1986年末在校生1023人。不到四年时间,在省市领导的重视、关心、支持下,院党政班子带领同志们艰苦奋斗,一座初具规模的南京财贸院出现在曾是荒滩的河西地区。白手起家,来之不易,使我们认识到路是人走出来的,业绩是人创造的,咬住发展是硬道理不放松,就必须有一股创造条件上的百折不挠、艰苦创业的精神。
                                    带出一支过硬的干部队伍
      刘老要求参加创建学院的同志必须艰苦奋斗、勤俭办学,培养出一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较高层次的财贸人才。刘老不仅这样要求我们,而且身体力行、为我们做出样子。在建校初期,问题多,难度大,当时刘老身为市委副书记,又兼任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工作繁忙,仍经常来学院,下工地检查工作,了解情况,帮助解决具体问题。基建施工要用电,基建处同志多次跑供电部门申请,因河西属尚未开发而无法解决。刘老知道此事后,立即与供电局联系,请他们支持,用电问题很快得到解决,类似事例很多。当引进教师有一定数量时,刘老到校来,邀请这些教师开座谈会, 了解来学院后有何困难,征求办好学院的意见。刘老在会上语重心长的讲为什么要办财贸学院,讲学院当前的困难和发展的远景,希望老师们一起来办好财贸学院,这对老师们鼓舞很大。刘老经常叮嘱我们要勤俭办学,一个钱当两个钱用。学院校务委员会,一般是利用星期日上午开,有时开到中午,到了吃午饭时间,学院领导认为校务委员会为学院建设出钱出力,应该请他们吃顿饭,便向刘老请示,刘老不同意,认为大家都是在工作,不需要请吃饭,能省则省,节约一些好。刘老的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艰苦朴素、雷厉风行、严格要求、脚踏实地,讲究实效的工作作风,给我们很大影响,使我们深受教育。院党委按照刘老和上级党组织的要求,努力带出了一支过硬的干部队伍。基建处的同志是建校的尖兵,当时处里正式干部只有4人,另向市属几家商业公司借调了6名干部,尽管多数同志是从外单位临时借调来的,但在处领导唐鸿祥、刘金如团结带领下,大家同心协力、埋头苦干,他们无节假日、无寒暑假、无白天黑夜、加班加点、日夜吃住在工地。处里两位领导既是指挥员也是战斗员,难活、重活都带头干,处里同志常是一人干几人的活,工程师胡起瑞同志整天在施工现场,成了施工员,一度还担起工程预决算工作。教学楼、图书馆等施工工地,地势低、填土要十万立方米,他们四处联系土方,填土平整均是夜间施工,他们就轮流夜间值班,因人手少,白天也不能很好休息。当时基建三大材,特别是钢材很紧张,80%要靠自己找米下锅,他们千方百计去找,钢材缺口大,一时找不到,就设法向有关单位借,保证了施工顺利进行。按常规建筑材料(钢材、木材、水泥)由施工单位采购运输保管,但须付材料费2%的采保费,为了节省这笔费用,他们尽管人少,仍自己承担运输采购保管任务。他们还多次向有关部门领导汇报学院经费困难,争取减免了商业网点费、人防费等费用,一期工程节约这些方面的费用达240万元。水泥供应紧,拖运水泥的同志带车通宵排队在水泥厂等候提货;提钢窗的同志生病挂水,挂完水连夜带车到无锡提货;一位同志父亲生重病,直到其父临终才回家,处理好后事即赶回工地,类似事例举不胜举。由于基建处同志忘我工作,基建进度,基建质量均得优异成绩,校园建设一年一个样,受到市教育行政部门的表彰,并在相关会议上介绍经验。
      人事处的同志在分管院长的领导下为建设教师队伍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不仅四处奔波引进选拔教师,在教师引进后,因学校当时尚无宿舍还要找有关方面租赁房屋。教师搬家人事处的同志还当搬运工,帮助搬家俱,直至安顿好家。为安排教师子女进一些较好的中小学,又得找教育部门支持,这些就靠人事处的同志勤跑、勤讲,争取这些部门的理解、同情和支持。这些真心实意的行动,也暖了引进老师的心。开创初期,学院的行政经费非常困难,1984年全年只有21万元,85、86年稍许好一些,也分别只有111万元和158万元。1984年曾一度无钱发工资,院领导不得不找有关单位借钱来发工资。这样少的经费也逼得我们在开支上必须精打细算,能不花钱的尽量不花,能自己干的事尽量自己干,不找别人。在学院创建时期,行政人员加班加点是常事,而且是自觉的,从未发过加班费,同志们也从未想过要加班费。学院也未发过奖金,逢年过节也没有什么福利,1986年学院工会看看左邻右舍,不发点福利实在对不起教职员工,才经院领导同意,每人发了几瓶酱油、一包味精、几个皮蛋,现在看来真是微不足道,可当时对学院来讲确实不易,我们已尽到了最大努力。这段时间里,学院教职员工的物质待遇是清苦的,但大家的干劲却是十足的,工作是出色的,是一流的,圆满的完成了领导交给的建校任务。从中我们也得到一条启示,正确的决策、方案确定后,必须要有一支过硬的干部职工队伍,坚韧不拔地来贯彻,否则就会落空。
                                         根本任务是育人
      金老、刘老当初倡导办财贸学院,就是要为江苏培养一批具有社会主义觉悟、有一定财经理论基础、较强动手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较高层次的财贸人材。培养德才兼备的人,这就是学院的根本任务。学院领导按照这一根本任务,召开教师和中层干部会研究制定了“团结、勤奋、严谨、求实”的校训,并向全院教职员工提出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教师不单是传授知识,而且要教学生如何做人,以良好的师德为学生树样子,管理和后勤工作人员要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热情周到的服务,优良的一言一行去感染、熏陶学生。逐步使全院上下形成了一股强烈的育人气氛。1985年,学院首次在全省招生,当时学生宿舍未建好,外地女生暂住新建教学楼五楼,男生只好暂住在工棚里,有一次下大雨,简易棚的屋顶漏了,学生处、团委的同志闻讯赶来,和学生们一道用脸盆接水,紧接着又买来塑料布盖上棚顶,师生奋战场面融洽了师生感情。当时学院内有条水沟,夏天蚊虫很多,为使学生免遭蚊虫叮咬,学生处和团委全体同志亲自给每个宿舍上窗纱、门纱。几百个门窗的工作量是够累的,学生处,年过50的同志也同年轻干部一起爬高上低,忙了一个星期,终于使学生有了一个较好的休息环境。这一桩桩一件件关爱学生的事,同学们看在眼里、暖在心里,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负责学生工作的学生处、团委和党委宣传处,虽说是三个部门,但结合十分紧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他们狠抓宣传阵地建设。当时限于经济条件,学校宣传工具仅有宣传栏和广播站,但他们把这两项工作搞得红红火火,发挥了很好的舆论引导作用。宣传栏内的“文稿”和学生来稿都是经过精心挑选,而且由学生自己写、自己画,宣传栏虽无华丽装饰,但学生感到非常亲切。校园里每天早、中、晚三次的广播,除时政外,多是报导学院教学等方面的动态,学生开展的一些活动,表扬师生中的好人好事,很受学生关注,为学校树立正气营造了很好的氛围。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宣传处、学生处、团委同志还引导、支持学生会在学生中办好社团。当时学生自行组织的社团有社科研究会,荻思文学社、未来会计师协会、书法协会、美术协会、歌舞协会、摄影协会等等,一个个社团生龙活虎,开展了多种多样
  活动,这对培养提高学生素养,增长才干起了很好作用。学生处、团委同志按照党委关于学生工作要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上下功夫的要求,在学生中建立起“自律委员会”,由团委、学生会和各班级的班干部任委员,分别负责一方面工作,如查早晨按时起床,查早操出勤、查上课纪律、查就餐秩序,查课外活动开展情况、查晚自习等等。他们还设计了一个“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表”,每个学期的期中、期末按表上测评指标由各班每个学生互测,最后按德、智、体得分排序。由于公开测评,透明度高,选出的优秀学生大家服气。“三自”的良好局面在学生中初步形成。
      我们深知学校的生命线是学生质量,还在学院筹建期间,就按照学院培养目标研究拟订了教学计划的草案。1984年初,分管教学的副院长赵钧炤和教务处同志带着草案到上海财经大学征求意见。当时上海财大常务副校长叶孝理亲自接待,后又介绍有关系的主任和我们商讨修改教学计划,使我们学院有了一个比较好的教学计划。在财贸学院的4个学年,我们基本上是按这教学计划安排教学,较好地达到培养目标。南京财贸学院毕业的四届学生共1190多名,现在许多都成为单位的中层业务骨干。1988年下半年,全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首次进行考试录用,我们83、84、85级三届工商专业的学生在全省十一市考试中都有不俗的表现,以南京市为例,前十名中有七名是我院学生,其中第一名和第三名都是我院学生。
                                            走联合办学之路
      按照学院原有规划,在学院初具规模后,在图书馆后面的空地上再建一座教学大楼,在学院西南边已征的50亩土地,建体育场和游泳池,还打算在路北新征地50亩建新校园等。可是建体育场无钱,新征的地在刘老的努力下,规划部门红线都划了,也因没有钱无力征。这时不仅基建投资无着,连维持学院正常运转的行政经费都很困难。怎么办,院领导反复研究认为学院有发展潜力,就是缺少资金,尽管多次向省市财政反映,但市财政无力负担,省财政也表示困难。为了学院发展只有走联合办学之路。我们将这些想法向刘老汇报,刘老和金老商量,征求市委市政府合办学的对家。联合办学要双方认可,同心协力来办学。我们是和几个单位联系,金老、刘老都选择了审计署,审计署也看上了我们学院,在这过程中,当时学院副院长李双成同志和张虹老师尽了很大努力。1987年春院领导陪同南京市政府的代表第一次到审计署商谈联合办学时,金老还专门写了封信给当时的吕培俭审计长,真诚支持联合办学,期望尽快谈妥。由于双方都有诚意,所以没有费多少周折,很快达成联合办学的协议,财贸学院更名为审计学院,办学经费由审计署负责,每年招收新生江苏省、南京市占有一定比例。按照协议1987年下半年南京财贸学院正式更名为南京审计学院,当年暑期就面向全国招生。自此学院掀开了新的一页,迈上了新的发展征途。
                                               后记
     以上是我们创业初期的老同志在一起回忆撰写的。面对现在学院欣欣向荣的气象令人高兴,抚今思昔不胜感慨。此时我们不禁想起一句古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倍感胡锦涛总书记要我们牢记“两个务必”的重要和亲切。确实是在我们走向胜利时一定要牢记“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主笔 徐慕春
                                                                          2003年4月29日

责任编辑: 唐小芳